拯救“熊孩子”,家长需要给“熊孩子”立个规定,让他从小就懂得什么事是对的、什么是错的。尤其是“熊孩子”做错事,不能一味地包容,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对。这个意识在宝宝头脑中扎下了根,就会成为他的行为准则,形成自律。宝宝需要一个界限,这个界限给他展示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。千万别让“熊孩子”成了坏孩子。
熊孩子需要爱,而不是“溺爱”,对于需要关注的孩子,成人应放下正在干的事情,去关心他,倾听他的要求,然后对他进行合情合理的教育,让孩子知道成人是关心他的,使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,而保持正确的行为。更为重要的是,成人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其行为,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,遇事力求在事先打“预防针”,让他知道成人对他是关心和注意的,避免引发其“熊性大发”。
对无理取闹的“熊孩子”冷处理,既不要打骂,也不要训斥,等到事情平息以后,再指出他的不良行为,并给予纠正。也可以用“自然后果”法惩罚一下,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,让其牢记家训,下决心改正错误。
|